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与人工智能学院党支部联合组建“党建引领·科技帮扶”实践团,赴天津市七里海稻香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“红色科技下乡”助农活动。马院党支部书记侯合金,人工智能学院党支部书记、院长徐霁堂,教师武国强,思政教师李瑞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,以“理论宣讲+科技赋能”双引擎助力乡村发展。

思政课堂进田间:讲政策,传精神,聚民心。活动伊始,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充分发挥思政育人优势,在合作社的稻田旁,一场“板凳上的思政课”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。李瑞以“两会精神润乡土”为主线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兴农惠农政策。李瑞结合七里海生态种植特色,重点阐释了无人机植保、智慧农业等新技术对提升农田效益的推动作用,现场村民频频点头,互动热烈。
无人机飞防展身手:授技能、解难题、促增收。理论宣讲结束后,人工智能学院师生化身“科技特派员”,在田间地头开展了无人机运用技能培训,为合作社的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的“翅膀”。培训现场,武国强首先向村民们介绍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,从农田测绘、作物监测到精准施肥、病虫害防治,无人机以其高效、精准、智能的特点,正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“得力助手”。同时结合实际操作,详细讲解了无人机的构造、原理、飞行操作技巧以及安全注意事项。学生们在一旁耐心指导村民们进行实际操作练习,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起飞、降落、航线规划、数据采集等。

村民们对无人机这一新科技充满了好奇与热情,纷纷踊跃参与实践操作。看着无人机传回的高清农田图像和精准的监测数据,村民们惊叹不已,纷纷表示:“这无人机太厉害了,以后种地可省事多了,还能提高产量和质量,真是科技改变生活啊!”
这次活动是校地资源整合的典范,是“高校赋能乡村振兴”专项行动的重要实践,也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。侯合金表示,要让“党建红”引领“科技蓝”,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、党课开在田间地头。徐霁堂表示,未来我们将以合作社为试点,持续探索“AI技术+绿色农业"新模式,让更多科技成果惠及乡村。合作社理事长感慨,高校送来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乡村振兴的信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