渤化集团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动员部署会上传达材料(一)
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天津港调研安全生产工作时的讲话
(2016年9月29日,根据录音整理)
一、在听取滨海新区和天津港相关领导汇报工作时的讲话:
(一)在听取仓库转租后出现安全隐患问题的汇报时说: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,只要是房东,是物业的主人,就应该负责,这叫责任链条。这个问题很重要,房子租出去、出租金,就要负责任。
(二)在听取交通问题汇报时说:危化品车辆和其他车辆混行很严重,就像“流动炸弹”一样,让人感到心惊胆战。能不能开辟一条临时专线,凡是危化品车辆就在这条线上走,其他车辆速度可能会稍慢一点,但是安全了。
(三)在听取服务外包人员问题汇报时说:服务外包的存在有合理性,但是要加强监管责任。今后外包人员都要具备相应资格,要设立门槛,有资格的才能从业。业务外包出去后,企业还是责任主体,谁聘用,谁就是责任主体。
二、要深刻汲取“8.12”血的、惨痛的教训
“8.12”事故发生时,我还在湖北,正在出访,当时一下子天津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,因为这起事故,天津“扬名天下”,但这不是好名声,严重损害我们天津的形象。一方面我们要以此为耻,知耻而后勇,变负为正,做到“警钟长鸣”“警钟常鸣”。第一个是“长期”的“长”,安全生产的警钟要永久敲下去,不能只敲一段时间。第二个是“经常”的“常”,讲频次、频率,要经常敲。要把“8.12”事故教训化为一笔能够抓好安全生产的财富。要永远铭记血的教训,树立抓好安全的雄心壮志。另一方面,我们出了重大事故,就坚决不能再出,否则就是不可饶恕。“前车之覆,后车之鉴”。这是我们吸取“8.12”事故教训要达到的两个目标。
三、关于安全生产问题
针对现在的安全生产问题,刚才在汇报过程中,我已经讲了一些具体意见,就不重复了。请树山、文魁、赵飞同志研究如何改善,如何处理,采取一些列的措施,抓好落实。
一年多时间,悲壮应该还没有完全成为过去。今后我们不掩盖,每年都要把“伤疤”揭一揭,让它痛一痛。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就好比两个轮子,这两个轮子又同属发展这辆大车当中。这和我们讲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全面从严治党的“力度统一论”不矛盾,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,都不能放松。
第一,天津安全生产形式十分严峻。这是一个科学的判断,主要基于三个方面。首先,天津的产业结构。有人说当初不建那么多化工厂就好了,实际上不发展化工产业,也就没有现在的天津了。化工产业临海建设是世界模式,是规律,大家都这样办,关键在我们这些后人如何处理。从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看,我们的化工产业太多了,化工产业就容易发生事故,这是一个潜在因素。第二,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时期。萝卜快了不洗泥,有的时候发展快了,就会忽略安全生产问题。所以,当前我们处在大发展时期,也是生产安全事故频发、多发、高发、易发时期。第三、现在安全隐患还比较多。从总体情况看,大量农民工进入产业工人队伍中来,缺少前期的培训、教育,基本素质不够,就容易出事。就港口来讲,92%的事故都是来自现场管理问题。再一个隐患是, 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还不是那么强。咱们现在处在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期,隐患多,可能性大。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,一定要充分估计到非常严峻的形势。
第二,要以“四铁”加强安全生产监管。一是“铁面”。要铁面无私,“当包公”“唱黑脸”,铡刀敢于铡下去,处理事情一定要非常严厉,一定要狠起来。二是“铁规”。凡是安全生产的法律、规定、制度,哪怕是企业的一个操作规程,都要坚如钢铁,违反了就要处罚,必须是铁规、铁律,绝不含糊。三是“铁腕”。“软管不了安全”。在处理事故的时候,一定要“铁腕”。这是我们吸取“8.12”事故教训必须做到的。四是“铁心”。不讲情面、不搞变通、严厉无情。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谨记安全生产人命关天,必须拿起“四铁”这个武器。
第三,要建立严密、严厉、严格的责任体系。一是党政同责。各级党委、政府都要守土有责。二是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。在党政同责基础上,必须要有第一责任理念。我来天津工作后,可以说是打破常规的。按道理来讲,到这来就是多听汇报、少说话,一两个月、三四个月之后再说。但我下车之后,该讲就讲。为什么?因为我是第一责任人,该讲的一定要讲,这是责任问题,这是我的心里话。三是专职专责。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中,消防、公安、安监、劳动、交通等业务部门就是专职专责。党政同责是总体的领导责任,业务部门是专业的责任。在追究党政责任之前,先要追究专责。四是企业主责。不管央企、国企、民企、外企,安全是第一位要求。否则就别办企业,别投资,这个话要讲绝了。对于安全生产责任来说,安监局固然要负责,但是要形成责任体系链条,最后落脚点在企业主责上。五是责任延伸。就是我刚才说的业主问题。如果是业主租给不应该租的企业,发生了事故也要处理,依律“当斩则斩”。必须把责任体系从上至下,一层一层剖开。
第四,要加大工作力度。面对繁重的任务,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,面对“8.12”事故的惨痛教训,我们工作要来狠的、来严的、来硬的。一要“来狠的”,就是铁拳出击、不讲情面,一定要狠狠的。安全生产问题严重的时期,我们要比平时管理更严,出手更重。二要“来严的”,就是丝毫不让,分毫必较,坚决落实。今天我在现场点出的问题,你们要落实,凡是已经出现的隐患必须处理。你严格了,他人还在。但是因为这个隐患,导致人死了,就什么都没了。三要“来硬的”,安全生产这项工作就是不能软。软就不要管安全生产。当然我们处理的时候要有依据,在目前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,一定要严格,这是发展的需要。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就是“差不离、差不多、还行、基本上、原则上”,这些放在安全生产上都是问题。
第五,要树立“隐患就是事故、事故就要处理”的理念。在天津要把这面旗帜挂起来。在安全生产领域,隐患就是事故,事故就要处理。事故处理不处理?不处理,就是不尽责任。所以隐患就是事故,事故一定要处理。今后天津就要按照这个理念来办,出了隐患不是说整改就完事了,既要整改,也要处理。隐患是没有产生生命财产损失的事故,它本身就是事故,没有发生只是侥幸而已。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都要把这面旗帜举起来,严格起来,从根本上去处理、去避免。
第六,一律从严。凡是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,一律依照制度规定来处理。凡是查出隐患的,一律处理。处理轻和重,可以有区别,但是必须处理。领导干部凡是涉及安全生产隐患问题的,该问责的一律问责,一律处理,坚持“一律”不松动。
全市要以“8.12”事故为教训、为倒逼机制,知耻后勇,努力打造“安全生产示范市”。这个任务目标是非常重的,但从天津的情况看,想要发展,就不能在安全生产上有闪失,再发生事故,那是不行的,人家就会对我们彻底失去信心。所以,我们要以“8.12”事故为警为戒,把全市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比其他地方好。